百度架构师:智能汽车将改变城市形态和就业方式
编辑:admin 日期:2021-04-22 18:38:26 / 人气:
01:33
4月16日,由澎湃新闻主办,百度联合主办的“2021智能经济中国行”,联合产学研用各方专家,共话《智慧治堵到智慧治城,智慧城市4.0时代的城市大脑》,探讨科技如何从赋能交通出行到赋能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并细致探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对城市治理、智慧交通、产业经济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应用。
上海的城市智能度处于什么水平?
上海的城市便捷性和拥堵治理水平全国领先
什么是智慧城市?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提出了智慧城市这一城市形态。近些年,已逐渐发展成支持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对于上海的居民来说,在智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切身感受是除了航班延误的提示,还有一网通办、一网通管、随申码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对于参与智能经济中国行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来说,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智慧城市能真正挖掘居民的需求,并通过资源高效整合满足现有和潜在的需求。这也就是上海在城市治理过程中一直秉持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所所长姜鹏
今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上海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上海“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攻方向之一,提出尽快健全“1+3+X”政策体系,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全局出发,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
从政府角度来说,以一网通办为例,作为“智慧政府”的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将打破部门“数据孤岛”,推动政务服务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也让政府和人民共享数字化的有利成果。
对于智慧城市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刘淼解释说:“智慧城市侧重于应用层,数字化转型侧重于更加底层。数字化转型既是在智慧城市上的迭代升级,又是穿透底层的基础夯实。”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所所长姜鹏认为,对于上海来说,正处在创新发展阶段,要对标全球标杆,建设全球一流的智慧城市典范。
超大城市如何实现智慧治堵?
智能汽车将改变城市形态和就业方式
产城融合是智慧城市建设当中重要的一环,百度Apollo系统架构副总经理张海林表示,智能交通就是产城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近有一句话很热,智能汽车就是一个手机加上四个轮子,我认为这种观点想象力不足。智能化对汽车行业的改造是全产业链的改造,能够改变我们城市的形态、甚至是我们城市的就业方式。”
百度Apollo系统架构副总经理张海林(右一)
以前是“要想富先修路”,现如今要想建成智慧城市的典范,尤其是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要先解决城市堵车这一难题,先智慧治堵再智慧治城。
未来的交通效率如何被提升,也是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万经关心的问题。他提出设想,20年前的十字路口,人车混行的乱状是常态。现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人车分行,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但随着车辆增多,越来越堵也是大部分人的感受。未来,会不会基于大数据控制和预判,人车再次混行,做到乱中有序,提高效率?
此,张海林以百度ACE智能路口解决方案为例,从企业角度给出了上海智慧治堵的一种可能。该方案主要是通过路侧全息感知,结合AI、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实现对路口范围内的行人、车辆、信号灯控制等全要素的实时监测。依托智能路口感知数据,ACE智能路口解决方案能及时发现路口交通事故、交通拥堵事件,并实时回传指挥中心及时处置,缩短事件处置时间,降低事件影响范围,提升管理能力。目前,在保定等地,百度ACE智能交通解决方案落地后,都取得了不错的交通治理效果。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智慧城市实验室主任王鹏肯定了百度正在做的车、路、云、图的协同:“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好的趋势,代表着软件、硬件,加上城市的规划和基础设施体系的协同改造。我们的城市规划、建筑师和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系统架构人员要有更紧密的合作,共同通过新基建的方式,改变我们社会空间和实体空间连接的方式。”
怎样的城市大脑能赋能上海?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四步走”
除了交通,城市也在其他方面变得更聪明。王鹏认为在智慧城市迭代的道路上,一网通办还是相对简单的城市数据汇聚和打通,ICT技术还可以帮助解决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社区发展、“碳中和”等需求。
例如通过收集水电煤的使用数据,可以缩小城市群居房的排查范围;安防系统和室内环境系统的打通后,可以知道每家每户人的基本活动行为和习惯状态,从而在不侵犯隐私的条件下,通过边缘计算,调节每家用户的家用电器和暖气系统,实现节能。而这些都需要一个聪明的城市大脑来协调。
“‘十四五’时期,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人工智能作为新的生产力,云计算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将在数字时代来发挥作用,助推我们整个城市数字化转型之路越走越快。”百度智能云智慧城市事业部咨询总监刘长宝表示,“百度智慧城市将城市的智能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和决策智能。”
在计算智能阶段,各个城市及相关委办局实现业务上云,建设了大量的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初步的计算智能。感知智能阶段,在城市中安装各种摄像头、卡口、物联传感设备等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海量地去收集城市运行的各类信息。
认知智能阶段,基于这些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综合使用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和模型工具,让城市中的各类场景因技术的应用而变得更加智能,也让城市变得更会思考。
第四个阶段是决策智能,基于城市已有的数据,通过数据知识图谱化和深度关联、融合分析,对城市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提供智能预判,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辅助支持,创造更多价值。
但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智慧城市,目前数据都是基础。城市数据挖掘这座金矿,也必须依靠人工智能的能力来实现,这正是百度的优势。百度飞桨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以及已经迭代到6.0版本的“百度大脑”。
现在政府和部分头部企业都拥有大量的数据,但是如何整合、公开再到利用都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
浙江省杭州交通工程师郭敏表示了自己的担忧:“现在有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把汽车或者出行当成软件,而不是硬件来看待,实际上这个趋势从2016左右的数据就能倒推出。然而,现在别说倒推,连数据整合甚至公开都是难题,这并不是政府不想公开,而是没有能力公开。”
市民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政府约束边界,企业用好区块链等技术能力
城市治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跃升,将急迫需要打破数据孤岛。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将拥有越来越多的数据,政府和企业也将拥有新的角色和职责。
以智能交通为例,张海林介绍,智能交通落地是一个全周期的事情,包括“建设-管理-运营-养护-服务”,一直存在“数据共享难、统一协调难、应急处置难,协调指挥难以及信息服务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制约智慧交通的快速发展了。随着网联汽车的普及,车侧、路侧的数据、信息等需要进行强绑定,数据服务变成强需求,数据要求极低延时,数字交通运营服务商这个概念就会应运而生。承担数据运营服务的公司需要提供高精准的数据服务。
由此,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数据是个问题。对此刘淼提出了他的想法:政府可以作为监管方搭建平台,注重规则引导,企业利用其不可替代的高效优势,作为数字运营商进入赛道。
马万经补充说:“交通管控系统,需要行业提出来更好的体系、系统、装备,用户才用。说大一点,这种卡脖子的技术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一些关键的设备、系统和数据应该国产化。”
无论是“交通强国”上海方案,还是上海“十四五”规划,都是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迈出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发展新步伐,而以百度为代表的企业也将发挥人工智能、云计算优势,助力上海数字化转型向更加智能化迈进。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向忠宏:智能家居创新产品是从物联网沃土里长出来的10-20
- “人工智能+X”专业做炒饭不做盖浇饭10-18
- 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开幕10-13
- 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印度正在为新里程碑做好准备。10-13
- 后视镜智能终端…… 科技新装备亮相进博会交通保障10-07
- 打造15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