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能源汽车将会更安全,也更智能

编辑:admin 日期:2020-05-24 14:07:00 / 人气: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将向大会提交《关于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快速提升中国品牌汽车品牌力、拉动中国经济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带来两份提案,分别是《以汽车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
一句话:让新能源汽车的科技感更足、安全感更高!
无独有偶,相应的国家职能部门在更早的时候,也对这种社会关切作出反应!
5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委)就在官网发布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这些安全标准,覆盖了电动汽车部件、系统以及整车多层次安全要求,主要内容与联合国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UN GTR No.20)全面接轨,部分检测指标比国际法规更加严格。
其中《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主要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重点增加并强化了热失控报警和整车防水性能要求,以降低火灾、遇水等情况下的安全风险。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主要规定了动力蓄电池的机械安全、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测试项目涵盖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外部火烧、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系统热扩散等各种安全场景。
浓缩成一句话:今后新能源车及其蓄电池既要有科技味道,还必须更有安全感!!!
转化之后,就是三个“更”!
更聪明!
更时尚!
更安全!
这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独角戏吗?
不!
其实,与国务院,还包括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
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溯源管理,规范和指导各相关方履行溯源管理责任,很早就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该《规定》要求,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溯源管理平台”),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施监测。
是的!你没有看错!
这项政策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流程进行责任划分及追溯!
该《规定》称,对于新车型实施时间,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对新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新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含进口新能源汽车)实施溯源管理。
对于在生产车的实施时间,对本规定施行之日前已获得《公告》和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含进口新能源汽车),延后12个月实施溯源管理。
对于已生产车的实施时间,汽车生产企业(含进口商)对已生产和已进口但未纳入溯源管理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本规定施行12个月内将相关溯源信息补传至溯源管理平台。
对于梯次利用产品实施时间,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对梯次利用电池产品实施溯源管理。
该《规定》要求,汽车生产、电池生产、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及综合利用企业应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溯源管理,确保溯源信息准确真实。
这项政策已实施了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配套电池,一旦进入产业环节,就必须承担起对应的责任!
是你的问题,铁定赖不掉,更别幻想学某国政客们到处“甩锅”,狂找“背锅侠”的龌龊做法!
那么,这柄悬起来的达摩克利斯利剑是从哪里开始的?
据新华网消息,这把利剑的打磨起源于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现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把这柄宝剑磨得更锋利了。
残春神州逐疫情,初夏舞剑贺繁盛!
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发布的消息:伴随着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减税降费、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以及发放消费券等多项政策措施,限额以上单位(友途小知识:限额以上单位也就是限额以上企业。我国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对纳入定期统计报表范围的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以及住宿餐饮企业的销售(营业)额及从业人员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具体为:(1)批发业(包括外贸企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2000万元以上(包括2000万元,下同),同时年末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2)零售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500万元以上,同时年末从业人员在60人以上;(3)住宿业:星级饭店或旅游饭店;(4)餐饮业:年营业总收入200万元以上,同时年末从业人员40人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与上年同月基本持平,而3月份为同比下降18.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4月份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43.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综合销售量同比下降5.5%,降幅比3月份大幅收窄34.5个百分点。
而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为迅速。
2019年产销量分别达到124.2万辆和120.6万辆,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途见:
电动汽车及其配套设备安全级别更高,势必将有助于加速建设一个更加安全、人性化的和谐社会。
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些产业界的代表、委员们对电动车的建议逐步落实到位,我们即将迎来一批更“聪明”、“安全”的新能源车辆。

现在致电 025-668800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