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裁缝”办起“智能工厂”
编辑:admin 日期:2019-01-19 14:06:23 / 人气:
1月17日,走进商水县阿尔本制衣公司“智能车间”,智能裁衣机器人瞬间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见此情景,自称“小裁缝”的阿尔本董事长吴丽霞,忍不住夸赞自动化控制专业出身的丈夫李天凝在公司智能化改造中所作的贡献。
“从2013年开始,我们研发运用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用了4年时间把整个链条贯通,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管控。”谈起科技成果的转化,阿尔本总经理李天凝如数家珍。
阿尔本是2012年商水县通过招商引资建起的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很多企业一样,随着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阿尔本也遇到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与快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驱动李天凝做数字化的原因,是员工验数这样的小事,上万件服装用传统的方法去数,每次都数不对。“所以,我们在做数字化时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心里有数’,后来我们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数清楚’,然后又把它们链接在一起做信息化,我们发现‘数清楚’后产生的价值是惊人的!”李天凝说。
阿尔本每年投入资金600万元进行IT研发,破解了生产中一个又一个难题。过去生产中遇到问题要靠一次次会议解决,现在管理人员手持终端询问系统,系统就会自动给出答案;过去每缸布的色差要靠员工经验判断,现在系统会自动识别;过去面料裁剪费工费时,现在优化后的裁剪体系,面料应用率每年节省1%就是300万元的利润。
“通过智能化改造,工厂实现了全自动裁剪、全自动整烫、全生命周期追踪,也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管理效率,企业的净利润提高了14%。我们前年获得了5项软件专利,去年又申请了6项软件专利。”对于信息化带给企业的变化,吴丽霞很是振奋。
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2017年和2018年,阿尔本被省工信委认定为“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同时被分别认定为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还获得县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获得省2018年先进制造业项目支持资金1200多万元、周口市工业经济考核支改项目资金100多万元。
“到商水县投资,顺风顺水顺心顺气。”聊起商水县的投资环境,吴丽霞两口更是有说不完的话。当年,阿尔本一期项目从正式签约到落成投产仅用了40多天时间。县里常年坚持实施“直通车”制度,为企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创新融资服务平台,纾解企业资金难题;通过组织产销对接、用工对接、银企对接、产学研对接等活动,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
现在的阿尔本,已是全省服装品牌研发设计、服装软件开发和服装数据化生产的标杆企业,企业安排就业3000余人,年销售额近3亿元,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去年前11个月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
眼下,阿尔本二期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下一个发展目标是:2020年建成能容纳万名工人的服装科技园区。
上一篇:浦银安盛石萍: 智能科技主题值得看好下一篇: 日海智能:预中标中国移动采购项目